央行逆回购重回100亿元,意味着什么?

2021-07-03 12:40 观察 1阅读 投稿By:丁楠远
 7月1日,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便重回100亿元水平。回顾6月下旬,央行以“小成本”实现了流动性平稳跨季,公开市场操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展现。

展望7月,业内专家表示,在货币政策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的情况下,流动性环境不会出现明显收紧,大概率将延续平稳态势。

央行逆回购重回100亿元,释放什么信号?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1、回购操作重回100亿元

7月1日,央行开展了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这是自6月24日央行连续日开展300亿元操作之后,首次回归100亿元水平。

跨季后的资金面旋即转暖,资金利率明显回落。Wind数据显示,1日,隔夜回购利率DR001大幅下行51BP,报1.74%;最有代表性的7天期回购利率DR007也下行44BP,报2.11%,回到2.2%的7天期央行逆回购利率下方。

跨季过程资金面总体平稳,未出现明显紧张情况。而这一过程央行只开展了小规模流动性投放。

数据显示,去年6月18日至6月30日,央行开展了9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今年同期,央行只开展了1900亿元逆回购操作。数据还显示,去年6月DR007平均值较上月上行44BP,今年6月的上行幅度只有13BP。今年央行以“小成本”便实现了流动性平稳跨季。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精准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在今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曾介绍,其“以历年来春节前最低投放量保障了节前流动性平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精准性和前瞻性进一步提高”。

2、动性难紧亦难更松

跨季后资金面将继续保持平稳的看法,正在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不过,业内人士多认为,资金面可能难以变得更加宽松。谈及不确定性因素,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提示,三季度或为年内地方债发行高峰。此外,7月为三季度集中缴税大月。政府债券发行、财政税收等因素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金面运行。

3、币政策继续强调“稳”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第二季度例会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业内人士注意到,在短短千字的会议新闻稿中,光“稳”字就出现15次,再一次呼应了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的倾向。

央行行长易纲日前强调,我国GDP增速将接近于潜在增长率水平,今年我国CPI平均涨幅预计在2%以下,货币政策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利率总体保持在适宜水平。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好认为,近期监管部门更加强调推动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对内要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对外要防范外部冲击,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预计货币政策将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观察期,政策重心将继续聚焦国内,操作保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流动性维持合理宽裕。

申万宏源(4.55 -1.73%,诊股)固收研究团队则认为,未来应继续关注经济恢复情况,基本面仍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影响因素。

兴业证券(8.93 -1.33%,诊股)固收研究团队指出,预计在经济有下行压力时,货币政策会有预调微调来应对。

声明:财经数据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财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