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9元球鞋如何被爆炒到7万?价格失衡的情况下,得物的回应来了

2021-09-22 13:17 观察 1阅读 投稿By:金龙远
 根据媒体报道,在某交易平台上,刚上市不久的进口球鞋“闪电倒钩”,原价1599元,已经被炒到2万元左右,最高甚至达到69999元,溢价超过40倍!

9月21日晚,得物App官方微博发布《关于“AJ1闪电倒钩三方联名款”价格波动说明》。说明中提到,经核查,此次网传倒钩价格69999元为某卖家个人所设置出价,且该价格下并无买家成交。鉴于目前此商品价格仍存在波动,因此平台已做下架处理。

得物表示,“AJ1闪电倒钩三方联名款”于今年7月上市,上市后受到一定关注和追捧。该款商品由卖家供给出价,因其特定的三方联名稀缺属性存在一定价格波动,少量的实际成交价格受买卖双方供需关系影响。公司关注到在国外多个电商平台的公开数据中,该款商品也存在相同的溢价。因此,得物已于8月在该商品页面发布“理性消费提醒”的宣传图。

那么这些炒鞋客是如何拿到限量款的货源呢?一位经营运动鞋品牌集合店的店主曾向媒体透露,一方面,炒鞋客会通过专业的抢鞋软件,从官方发售的渠道以发售价抢买热门款,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在某些鞋款处于低价时,在炒鞋平台集中入手大量同款运动鞋,一旦达到某种数量,便可以左右这款鞋在二级市场的定价。李先生表示,有炒鞋的人可能花费十几万买一批货,就能赚辆好车,但也有的人会随着市场变化亏得血本无归。因此,普通消费者若盲目入场炒鞋,将面临价格波动的高风险。

对于专业炒家来说,则可能涉嫌违法。比如几家大的炒鞋商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是违反《价格法》的行为;炒鞋涉及的大量资金,可能卷入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曾介绍,“炒鞋”行为须承担市场风险,这看似是球鞋收藏者之间的个人行为,但大多是有目的的经营活动,实质上是经营者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乃至金融秩序的违法行为,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价格法的有关规定。

此外,通常来说,参与“炒鞋”的消费者(投资者)往往是年轻人,收入有限,还有可能借助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网贷等途径借钱投资“炒鞋”。如果市场崩塌,其带来的亏损很有可能远大于投资者的偿债能力,由此可能对消费者本人带来信用风险。

声明:财经数据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财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