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直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定于4月9日15时在北京国二招宾馆(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6号)东楼三层中会议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工作情况,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商务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回答媒体提问。
发布会要点汇总:
财政部:有必要延续对新能源汽车的财税政策支持
商务部:2020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将有望超越美国
商务部:纺织服装等消费类行业 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
商务部:3月份进出口有所好转
商务部:第三届进博会签约报名参展企业已超过1000家
商务部:我国汽车消费尚未达到发展的“天花板”
发改委: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然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发改委:经过调整优化以后 中国的汽车市场将逐步恢复
生态环境部:尚未实施国VI排放标准的地区适当延后实施
生态环境部:将在公交、出租、环卫等车辆方面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运用
国家卫健委:严格入境人员检测、隔离等措施 最大限度减少关联本地病例
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我们请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先生、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孙光奇先生、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副司长吴险峰先生、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先生,请他们就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大气污染、促进二手车跨地区流通等来回答媒体提问。
2020-04-09 15:01:17
米锋:
首先,通报一下疫情情况。
4月8日0时—24时,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3例,其中6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分别为黑龙江40例,上海9例,内蒙古5例,山西3例,天津、浙江、安徽、广东各1例;2例为广东本土病例。新增死亡病例2例,全部为湖北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7例,其中16例为境外输入病例,1例为黑龙江本土病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9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48人,重症病例减少13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729例,其中重症病例31例;现有疑似病例71例。累计确诊病例110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74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4月8日24时,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160例,其中重症病例17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7370例,累计死亡病例333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1865例,现有疑似病例7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16889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2510人。
2020-04-09 15:02:23
米锋:
湖北当日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和现有疑似病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5例,新增死亡病例2例,均为武汉病例;现有确诊病例401例,其中武汉398例,这里面重症病例137例,其中武汉13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4187例,其中武汉47036例;累计死亡病例3215例,其中武汉2574例;累计确诊病例67803例,其中武汉50008例。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6例,其中境外输入28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5例,全部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32例,其中来自境外输入7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104例,其中境外输入364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384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960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台湾地区379例。
2020-04-09 15:03:44
米锋:
近日,我国部分邻国确诊病例数增长较快,输入我国数量明显增加,要严格入境人员检测、隔离等措施,做好排查诊治,最大限度减少关联本地病例。
4月1日以来,有17个省份报告了本土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80例。要按照规范要求加强发现、报告、管理工作,做到精准防控。
以上是疫情情况。
下面进入现场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围绕今天的发布主题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0-04-09 15:04:48
经济日报记者:
我们关心的问题是2018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连续下滑,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已经很有限了?如何看待未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走势?谢谢。
2020-04-09 15:15:09
蔡荣华:
感谢记者的提问,也感谢您关注汽车产业的发展。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已经走过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时期,但产业长期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未来市场空间依然非常广阔。我们国家的汽车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进入家庭,我国汽车年产量和销量从原来不足一百万辆持续增长到近年来的2800万辆左右,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全国汽车保有量大约在2.6亿辆左右,千人汽车保有量从原来不到10辆快速增长到180多辆,达到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以来,正像记者提到的,我国汽车产销量确实发生了变化,但总体上还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产业长期稳定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目前发达国家千人汽车保有量总体在500-800辆的水平,考虑到人口规模、区域结构和资源环境的国别差异,我国未来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不断升级,城市化逐步推进,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然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一方面,随着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每年更新消费量就有可能从现在的900万辆左右逐步增加到2000万辆以上。另一方面,我国三线以及三线以下城市汽车消费潜力比较大,这将成为未来我们国家汽车消费新的增长动力。面对产业发生的变化,国家一方面出台了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重点完善汽车消费环境,充分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平稳汽车市场增速变化对产业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推动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所以综合来看,虽然最近疫情在短时间内对汽车产业确实带来较大的冲击和下行压力,但是我们认为这个情况是暂时的,不会影响到我国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趋势。经过调整优化以后,中国的汽车市场将逐步恢复,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谢谢。
2020-04-09 15:15:32
凤凰卫视记者:
近期有媒体报道轻型车的国6标准可能推迟实施,是否属实?如果推迟实施的话,对汽车行业有什么帮助?谢谢。
2020-04-09 15:21:26
吴险峰:
感谢记者朋友对国六排放标准问题的关注。长期以来,机动车排放标准管理对汽车行业产业优化、高质量发展以及推动汽车消费和治理大气污染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2016年,我国发布了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要求从今年7月1日开始,全国所有地区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车都要达到国六标准要求。标准发布以后,相关汽车企业就积极准备,从2018年开始,就在进行国五到国六车型的有序切换。现在北京、上海等16个省市已经提前执行了国六排放标准,从实施情况来看,由于新车的排放显著降低,市场供给和销售端反映良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当前我们市场上新生产的轻型车97%以上是国六车。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产业确实带来很大的影响,从排放标准实施方面来讲,主要影响了新车的零部件供应、新车产品认证和库存车的销售,对国六影响最大的就是颗粒物数量排放控制环节。这些情况和问题,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了认真研究。大家知道,现在受疫情影响最重的湖北省和武汉市是我国汽车生产的主要地区,这个影响是全国性。另外,近期境外疫情蔓延,对全球汽车供应链产生了影响,也波及到我国。这种情况下,生态环境部考虑在全国尚未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地区适当延后实施,具体讲就是适当延长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过渡期,适当延长国五库存车的销售期。这个政策一经出台以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谢谢。
2020-04-09 15:21:4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看到一些数据,受疫情影响,今年1-2月份汽车销售量下滑了42%,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出台之后,3月份有没有好转?也有很多网友会质疑汽车的销售量会不会持续的走低?谢谢。
2020-04-09 15:25:28
王斌:
谢谢您的关注。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8.2%,新冠疫情进一步加大了汽车消费下行的压力。当前,国外疫情扩大蔓延,不可避免地对汽车生产、消费及进口带来影响,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增强了市场信心,对提振汽车消费意义重大。
随着国内防控疫情形势持续向好,汽车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市场需求稳步回升。3月下旬,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汽车销售额比2月下旬增长8.9%,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显示,3月份乘用车销售104万辆,比2月份增幅回升了37.5个百分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及新能源车生产和消费国,也是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原材料生产贸易大国。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主要呈现4个方面特点:规模不断壮大,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11年稳居世界首位,2020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将有望超越美国。结构加快调整,农村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增长15.5%,已经连续5年明显高于城镇的增长水平。层次逐步升级,中高端乘用车市场份额不断扩大,SUV销量占比达到43.7%,比上年高出1.5个百分点。绿色发展凸显,新能源车销量超过了120万辆,占全球销量50%以上。
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汽车已经连续两年下降,表明经过多年高速增长以后,逐渐进入一个阶段性调整的平台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汽车销售会持续走低,我国汽车消费尚未达到发展的“天花板”。
我国人口基数大,发展潜力足,千人汽车拥有量刚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国家相关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将持续不断推进高性能、低排放、节能型的汽车消费。按照统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交通出行三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承载量等因素,未来十年,我国汽车消费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谢谢。
2020-04-09 15:25:41
新民晚报记者: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新能源汽车的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请问出台这一政策的考虑是什么?谢谢。
2020-04-09 15:31:41
孙光奇:
谢谢记者的关注和提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中央财政从2009年起对新能源汽车购置给予补贴,从2014年9月1日开始免征新能源汽车的车辆购置税,这两项政策计划今年年底到期。在相关政策和各方的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已经连续五年产销量世界第一位。针对产业发展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促进汽车消费,今年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今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这两项优惠政策延长两年,主要是有以下考虑。
一是助力解决问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起步早,开局好,发展快,但当前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还比较高,难以与传统燃油车竞争,需要继续给予支持,巩固和扩大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
二是顺应发展趋势,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看,电动化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欧美等汽车产业发达国家都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延续对新能源汽车的财税政策支持,保持产业良好发展势头,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是对冲疫情的影响,促进汽车消费。新冠肺炎疫情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冲击是比较大的,1-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了63.8%和59.5%,延长优惠支持政策,有助于拉动汽车市场消费,对冲疫情影响。同时,也有利于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按程序出台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相关政策调整的具体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为释放汽车消费需求创造良好的条件。谢谢。
2020-04-09 15:32:0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记者:
近期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引起广泛关注,请问这个政策是在全国范围内通用的吗?另外请问商务部,在打破二手车迁入限制,促进二手车跨地区流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2020-04-09 15:33:29
王斌:
感谢您的提问。二手车流通是汽车全生命周期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繁荣二手车市场是盘活汽车存量、拉动新车增量、带动市场发展、促进汽车消费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二手车快速发展,2019年全国二手车交易1492.3万辆,同比增长8%,交易额近万亿元。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还相对滞后,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二手车交易量占保有量比重相对偏低,占新车销量比重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3左右。据此测算,我国二手车交易量理论上应该接近4000万辆,发展空间巨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二手车市场的发展,2016年以来多次部署取消二手车限迁的政策,要求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领域以外,各地区应允许符合标准的二手车迁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允许符合标准的二手车在本省市内交易流通。
目前,大气防治污染重点区域外的25个省市均已经明确取消限迁,有关地区也取消了省内限迁。受益于取消限迁政策,二手车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2019年,二手车跨区转籍的比例比2015年提升了8.7个百分点。
此次国务院出台二手车经销企业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政策,对二手车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助于推动二手车企业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有助于加快市场释放二手车消费潜力,为新车消费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加快修订《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推动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促进二手车自由流通。二是落实好二手车经销增值税优惠政策,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三是扩大二手车出口业务,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四是便利车辆异地交易登记,进一步繁荣二手车市场。谢谢大家。
2020-04-09 15:33:47
香港中评社记者:
请问目前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什么支持政策,下一步是如何考虑的?谢谢。
2020-04-09 15:39:05
孙光奇:
谢谢您的关注和提问。充电设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必要的配套设施,近年来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充电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地方开展充电设施建设。充电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地方和相关企业。为了支持地方做好充电设施建设,中央财政从2014年起对地方开展充电设施建设给予奖励性补助,奖励资金由地方统筹使用。我们统计一下,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经安排奖励资金45亿元。二是已经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协同推进建设的格局。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支持政策,从一开始主要是支持购置,到后来逐步调整为中央财政支持购置,地方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地方原来支持购置方面的资金转为用于支持充电设施的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
以上政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2019年底我国充电设施(即充电桩)数量达到120多万个。但充电设施仍然是短板,主要表现在车多桩少(截至2019年底新能源车保有量380多万)。下一步,我们将研究优化充电设施建设的奖补政策,进一步调动地方积极性,加快建设进程,尽快改变车多桩少的局面,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谢谢。
2020-04-09 15:39:21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我们看到当下很多包括像北京在内的城市都没有开启限行措施,随着复工复产的不断推进,请问这对环保来说有压力吗?生态环境部有没有做哪些应对措施?谢谢。
2020-04-09 15:43:32
吴险峰: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今年2月中上旬,受春节假期和疫情双重影响,全国交通流量大幅度下降,我们所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公路货运下降了77%,客运下降了39%,这直接带来的就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了50%左右。体现在我们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上,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大概下降了30%左右。
从2月下旬开始,随着复工复产,一些活动陆续开展。目前为止我国交通流量基本恢复到了正常水平,污染物排放量从监测数据来看也恢复到了平常的水平。这对我们来讲,从治理空气污染的角度,也是很大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治理机动车污染,降低车辆排放,我们生态环境部将按照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总体部署,按照路、油、车统筹的思路来开展工作。路,就是引导更多公路运输向铁路运输转变。油,就是要强化监管,不断提高车用油品的质量,确保老百姓加到合格的油。车,就是要稳步推进新车排放标准的实施,进一步淘汰高排放老旧车辆。从2013年以来,我们淘汰了2700多万辆黄标车和老旧高排放车辆,今年我们还将配合交通运输部和财政部一起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100万辆柴油货车的淘汰工作,这100万辆车虽然只占所在7个省市机动车保有量的1.2%,但是淘汰以后,能够减排机动车氮氧化物30%以上、颗粒物50%以上,环境效果非常显著的,全国其他地区也会持续的推进。
另外,我们还将大力推广新能源车,特别是在公交、出租、环卫、邮政、轻型物流、通勤车辆方面,大力推广新能源车的应用。谢谢。
2020-04-09 15: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