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露与华为协调等重磅消息无人驾驶龙头获超百家机构调查研究!10年21倍大牛股被盯上

2020-11-29 18:03 市场动态 1阅读 投稿By:高俊林

过去一周,机构研究股数量已超过80家,中科创达已成为研究机构数量最多的企业。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近一周机构研究股数量已超过80只。 从研究机构类型来看,证券公司在过去一周的研究相对广泛,67家公司,即近80%的上市公司研究活动涉及证券公司。

研究境外机构100余家

中科创达已成为近一周内研究机构数量最多的企业。 数据显示,共调查公司175家机构,其中基金公司27家,证券公司36家,私募股权22家,保险公司5家,境外机构1家等。

该公司在研究中指出,自2017年华为麒麟970芯片以来,公司与华为在芯片、T-BOX、LiteOS、鸿蒙OS和智能驾驶舱等领域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合作。 公司是全球七大专业技术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和谐OS2.0华为首个打造产业生态的生态合作伙伴。 华为“专注于ICT技术,帮助汽车公司制造好车,制造好车“。 在驾驶舱领域,公司利用积累的产品和技术与华为共同面对汽车工厂,使汽车工厂能够更快、更好、更经济地推出智能汽车产品。

问答环节中,有机构提问,创达与华为汽车业务合作过程中的收费模式是什么?

华为是公司的生态合作伙伴,与公司共同赋能汽车工厂。 双方合作的价值在于以“人”为中心,面对各种智能场景,同时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华为和公司的客户都是汽车工厂,华为专注于ICT技术,公司专注于智能汽车行业通用操作系统技术,双方共同向车库提供智能驾驶舱产品。 公司的收费方式为:技术开发服务费,软件许可费,软件许可费。

还问了组织,华为目前合作的汽车厂都是传统汽车企业,与新动力汽车厂竞争关系如何?

公司表示,新一代智能驾驶需要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因此面临巨大的投资。 对于汽车公司来说,无论是智能汽车行业的ICT技术还是通用操作系统技术,作为行业基础设施,重复投资只会造成巨大的浪费,给汽车工厂带来技术、资源、资本等方面的负担,进而阻碍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于是,公司与华为共同赋能行业,“助力汽车公司造好车,造好车“。

作为无人驾驶概念股的龙头之一,公司股票本周表现不佳,累计跌幅超过10。 全年股票表现良好,累计涨幅超过93%,7月份创历史新高。

其他更多机构的科研股有汇川科技,鸿软科技,海鸥等,已有40多家机构的科研。 汇川技术获得115家机构研究。 在调研总结中,有组织询问公司今年经营情况较好,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

该公司表示,今年经营业绩增长较快是外部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外部行业情况看,2018,2019年以来积压需求有所释放,受行业周期和政策需求影响,锂电,硅晶,印刷封装等先进设备制造领域需求较强,带动了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领域核心产品的快速增长。

从内部因素来看,公司积累了多年的管理经验,其品牌认知度和多产品解决方案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公司于2018年开始提出内部管理变更,2019年引进外部管理咨询顾问,公司整体氛围持续改善。

另有机构询问,公司新能源乘用车业务进展情况?

公司表示,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针对国内乘用车客户,公司聚焦以电控,电机,电源或动力总成产品为出发点的核心客户和价值项目,已在一线主机厂获得多款车型,部分车型已批量供货。 总体来看,由于部分定点车型已分批销售,公司新能源乘用车业务今年实现了快速增长,正处于减亏状态。

汇川科技作为技术龙头A股之一,今年创历史新高。从长期来看,该股也是一只知名的牛市股票,是2010年以来十年来涨幅最高的21倍以上。

研究股报告了三个季度的高增长和低估值

数据宝统计显示,上周机构调研上市公司,根据三个季度业绩,凌霄泵业,双星新材料,拓邦股份,铁塔集团,三台控股等个股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30%以上且动态市盈率低于20倍。 净利润增长,三泰控股三季度净利润增长7倍以上,双星新材料三季度净利润增速两倍以上。 市盈率来看,铁塔集团,三台控股等股市收益均低于10倍。

本周一股大盘拆分,上证指数上涨0.91%,深圳指数下跌1.17%,中小指下跌1.17%,创业板低了1.8。

梳理发现,本周机构调研股本周平均下跌1.31%,弱于大盘。 涨幅最大的是澳洋顺昌,本周累计涨幅超过19。 其他大涨幅中有长虹高新,华阳集团,航科科技,ST等,累计涨幅超过10。

声明:财经数据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财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