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四周年创业板交易比例持续上升

2020-12-07 05:18 国内 1阅读 投稿By:丁书一

2020年12月5日,深港通庆祝成立四周年。

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深港通成交量总计23.11万亿元,其中深港通运营929个交易日,总成交量18.93万亿元。日均成交额从开业第一个月的15.41亿元增加到最近一个月的556.09亿元,增长3508.63%;港股通运营909个交易日,总成交额4.16万亿元。日均营业额从开业第一个月的4.54亿元增加到最近一个月的125.67亿元,增长2668.06%。

大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李娜在接受记者《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深港通开通四年来,交易量稳步增长,机制安排不断优化,功能不断完善,帮助内地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有力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示范区建设。

跨境资金保持总体净流入

市场影响力不断提高

四年来,随着交易量的稳步增长,深港通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帮助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作用日益突出。深港通开通四年来,跨境资金整体净流入保持不变,累计净流入524.55亿元。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深交所投资者也净买入1085.9亿元人民币,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a股长期投资价值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2020年以来,深交所交易金额占深圳a股的5.12%,比开盘第一个月增长4.84个百分点,比2019年增长1.58个百分点,对改善a股投资者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港股通交易量占香港市场(含主板和创业板)的5.17%,较开市第一个月和2019年分别增长4.76和2.06个百分点,为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做出重要贡献。

李娜认为,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的强力支撑,a股登记制度改革的深化得到了市场各方的广泛认可。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深港通目前已经开通,对国内投资者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教育意义。长期以来,a股市场的投资者主要是散户,他们的特点是投机、急躁、快钱。深港通的开通对价值投资理念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也有利于a股投资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和与国际接轨。

创业板净买入比率

首款超级主板和中小板

从北行开通以来的资金分布来看,国际投资者早就偏好深圳的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中小板和创业板交易总额占比66.66%,股票市值占比56.57%。创新资本的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截至12月5日,深交所共有16只股票,持股比例高于10%,是2019年的两倍。都是具有核心技术和高业绩确定性的创新创业型企业。

从北行资金的地域分布来看,今年以来,深交所投资者的净申购量有56.31%流向了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深圳部分本地上市公司保持了最高的净申购量,为“双区”建设注入了新的动能。

根据李湛的分析,这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深圳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的长期偏好。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特别是创业板改革和注册制度试点以来,深交所投资者在创业板的日均交易量达到166.58亿元,比此前日均交易量144.25亿元高出15.48%。创业板交易比例也从改革前的28.20%上升到改革后的30.46%,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创业板改革和试点注册制度的信心。

由此可见,深港通已逐步成为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创新型企业、分享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成果的重要渠道,有效帮助深圳加快形成优质创新资本中心,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创业示范区建设提供动力支撑。

声明:财经数据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财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