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融资开足马力券商切入“吸金”模式

2020-04-21 07:01 国内 1阅读 投稿By:何悦华

3月创出月度发行量新高,4月券商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又可能超800亿元。截至目前,年内券商短融发行额(含已披露发行计划但未发行短融)已超3000亿元,而史上年度最高发行量也不足4500亿元。此外,今年券商再融资计划密集落地,超千亿元规模蓄势待发;还有多家券商排队等待IPO。

4月券商短融料超800亿元

据Wind统计,截至20日,4月以来,已有18家券商完成601亿元的短融发行缴款,若计入未完成发行缴款的180亿元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4月券商短融发行额将达781亿元。考虑到下旬可能还有券商发行短融,4月券商短融发行量超800亿元是大概率事件。从月度发行规模看,4月券商短融发行量或仅次于3月的938亿元。

今年以来,券商密集发行短融。1月发行量环比陡增31%至660亿元,2月继续攀升,月度发行量史无前例地突破700亿元。3月更是“大踏步”,发行量直接越级冲破900亿元,迭创月度新高。

与此同时,证券公司债也有所增长。1月发行量环比回升数倍至342亿元,2月环比增超200亿元,3月近乎翻番,发行规模达1005亿元。目前来看,证券公司债4月回落幅度较大,截至20日,发行规模仅300亿元。

由此来看,今年以来的券商债券融资主要依赖于短期融资券。一位券商人士表示,去年监管部门提高头部券商的短融余额,以促使券商发挥流动性中介的作用,对券商融资有所松绑。而且,当前资金利率较低,券商也需要补充流动性以抓紧开展业务。

热衷股权融资

不仅发债“吸金”,券商还热衷于利用股权融资“补血”。Wind数据显示,截至20日,已有6家A股上市券商利用IPO、增发、配股以及可转债进行融资,规模达331亿元。而去年A股上市券商股权融资规模不足60亿元。

目前,规模最大的当属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1月进行的增发,融资规模达134.6亿元。中银国际证券是今年首家完成IPO的券商,融资规模为15.2亿元。华安证券(行情600909,诊股)成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利用可转债融资的券商,发行规模为28亿元。东吴证券(行情601555,诊股)、天风证券(行情601162,诊股)、国海证券(行情000750,诊股)均利用配股方式募资,融资规模分别为59.9亿元、53.5亿元、39.9亿元。

截至20日,尚有14家券商、共计超千亿元再融资蓄势待发。其中,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国信证券(行情002736,诊股)、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三家券商分别拟定增募资200亿元、150亿元、130亿元,8家券商合计拟定增近800亿元。财通证券(行情601108,诊股)、华林证券(行情002945,诊股)分别拟发行38亿元、20亿元可转债,目前已获股东大会通过。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家券商配股计划获证监会核准,包括山西证券(行情002500,诊股)、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国元证券(行情000728,诊股)。此外,3月29日,红塔证券(行情601236,诊股)发布了配股预案。上述四家券商合计拟募资超300亿元。

此外,还有券商在排队等待IPO。中泰证券(行情600918,诊股)IPO申请已获核准,万联证券已收到证监会的首次反馈意见,财达证券、国联证券也在队列当中。

股债双管齐下,券商为何这么“爱钱”?从上述券商披露的募集资金用途可以看到,资本中介业务、自营投资业、信息建设等都是重要投向。这显示出当前券商的发展方向:向资本中介转型,向金融科技转型。

声明:财经数据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财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