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又“醉”了,大白马集体暴涨!外资扫货,每周加仓245亿!
中国基金报墨菲
“周期性股票”的故事还没讲完,曾经火爆的板块又一次回归超高人气的a股。传说中的“时尚电风扇”回来了吗?
12月4日,一度低迷的市场指数出现集体涨红的迹象,以白酒为主的餐饮指数突然上涨,掀起涨停狂潮,带动市场人气上涨。当日白酒指数涨幅超过4%,板块市值飙升近2000亿元。
在白酒股等餐饮板块的带动下,上证综指强势转红,小幅收涨0.86%,三大指数集体转红。
另一方面,高水平的银行股集体迎来了调整,其中热门股青岛银行下跌超过7%,之前一直持续飙升的厦门银行以跌停告终。与此同时,许多“怪物股”集体遭受重大损失,经历了大规模跌停,呈现出明显的资金轮换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临近年底,以智能基金为代表的北行基金再次启动了疯狂的“买入买入买入”模式。当日北行资金净申购超过30亿元,本周以来,北行资金申购规模已超过245亿元。
外资投行和中资券商都在唱多a股后的春市。许多投资者关心的是是买入更多头寸还是囤积弹药,这正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白酒类股飙升2000亿
上证综指在下午强势转红
在经历了几天的大盘指数低迷之后,又一次依靠热门的白酒股聚集强势人气,a股“醉”行情再次卷土重来。
12月4日,在市场盘整波动、主线不清的格局下,白酒股再次成为领先的深度收费。上午白酒指数越开越高,下午继续走强。该指数一度上涨逾5%。
收盘时,白酒指数上涨超过4%。该板块市值飙升近2000亿。该板块18只成份股全部火爆,无一下跌,全天成交量超过340亿元。
其中,老白干酒、金籽酒涨停,酒鬼酒上涨近8%,圣社德、青青稞等热门白酒股上涨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白酒类股虽然有所调整,但仍是全年基金最关注的板块之一。数据显示,近一月白酒指数涨幅超过10%,近一年白酒指数涨幅超过90%,而沪深300指数同期仅上涨31%左右。
在白酒股的推动下,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转红迹象。
12月4日,上证综指早盘至午后小幅上涨0.07%,指数收于3444.58点。同时,深成指和成长型企业市场指数分别微涨0.4%和0.68%,整体a股指数微涨0.27%。
板块中,除白酒指数外,锂矿石指数、饮料制造、稀有金属等概念指数均领涨。
同一天,两市成交量突破7425亿元,人气浮动个股超过1919只,涨停个股超过64只,市场情绪指数5.5。
“股王”一度回归1800元
3000亿新巨人即将诞生
从白酒股来看,往往是龙头股带动市场变化,这次也不例外。
12月4日,a股王者“贵州茅台”率先大涨。临近交易结束,贵州茅台股价重回1800元,涨幅2.92%。
收盘时,贵州茅台增速仍超过2.52%,市值超过2.2万亿元。当日主力净流入超过26亿,主力流入超过66亿,成为“吸金热点”。
除了茅台,新白酒巨头洋河也大涨。12月4日,洋河股份开盘走高,下午涨幅超过9%,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元。收盘时,洋河股份上涨超过7%,主要流入12亿元,净流入超过3.6亿元。
从新闻来看,高端白酒需求的上升代表着
其中,金鹰国际集团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显示,自12月1日起,金鹰将供应10万瓶53度飞天茅台,全部以1499元/瓶的价格出售;华润万家还在其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上宣布,12月7日至12月13日,41个城市指定华润万家161家门店再供应15万瓶天妃茅台,这是华润万家近期第二次增加。
据行业分析,虽然茅台公布了第四季度渠道直销量,但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天妃茅台的市场价格没有继续下跌,而是在短短两天内反弹上涨了近200元每瓶,市场价格再次超过3000元大关。
另一位市场人士认为,在a股市场主线不清、热股轮番的情况下,作为防御性板块的白酒类股往往会受到基金的追捧,尤其是随着春节旺季的到来,对白酒的需求会上升,行业景气度会进一步上升。
很多机构建议可以积极布局新年白酒市场。招商证券表示,白酒板块超越市场预期引领市场上行,食品恢复正常增速,股价涨跌互现,受疫情损害的公司逐渐恢复。第三季度报告是全年业绩和明年估值前景的关键节点。建议新年布局白酒市场,白酒估值还在提升,业绩也在逐步提升。
中信建投还表示,从长期来看,白酒行业仍然是最好的轨道,白酒行业需求更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市场份额不会改变,名酒企业集中趋势不会改变,消费升级下产品结构优化趋势不会改变,未来四到五个季度白酒企业业绩不会改变。坚定看好龙头白酒企业,继续推荐好的竞争格局。
超级白马再次起飞
消费股阵营的牛市股集体暴涨
除了白酒龙头,以餐饮行业为主的大量大白马股也似乎迅速回血,成为当日市场的主导力量。
12月4日,主题行业食品指数变化明显,全天开盘越来越高,指数涨幅超过3%。收盘时,该行业的营业额超过256亿元人民币。
板块中,科拓生物有涨停,优优食品、日盛股份、中聚高科技有涨停。
超级白马股份海天香精行业涨幅超过6%,市值超过5800亿。
龙鱼上涨近3%,市值突破38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股市的消费股阵营当天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12月4日下午消费类股上涨,现代畜牧业上涨超过10%,孔师傅、怡海国际、蒙牛乳业等股票上涨。
在行业内,虽然消费股经历了一波上涨,但并不意味着消费股市场已经结束。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明在最近的年度投资策略会议上表示,明年的经济增长将呈现高节奏和低节奏的趋势。2021年一、二季度经济复苏的“顶高”已于2020年11月基本形成。前,期,后续需重点观察明年一二季度经济的“前高”是超过预期、符合预期还是低于预期,这会影响2021上半年的大盘节奏。至于投资者对经济复苏预期的确定性则是在不断上升,这对2021上半年的股市是有利的。
此前,黄燕铭就表示:“2021上半年的经济复苏动能主要来自于消费和出口,这两股力量是决定2021年上半年行业和板块选择的核心动力。”
妖股集体遭遇重挫
热门银行股跌停
不过,白酒行情卷土重来的同时,此前热门股也开始出现明显的调整,A股市场“风格电风扇”再度出现,这也让不少资金倍感困惑。
12月4日当天,不少连板的妖股出现了扎堆跌停。比如7连板翻倍OLED妖股彩虹股份早盘闪崩跌停。前一日晚间,彩虹股份公告称,两个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连续减持,减持市值超308亿元。
同时,四连板的华资实业、蓝黛科技先后跌停,小康股份、郑州煤电等热门个股也遭遇跌停行情。
“最惨庄股”仁东控股连续九个跌停,这也意味着该股从高位下来已经跌幅达约60%,市值仅剩145亿元。
消息面上,一则关于公司权益变动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再次将仁东控股推上舆论风口。北京海淀国资退出,不再作为实控人,或许令市场有所担忧,之后开始发酵,股价连续跌停。而此前国资入主,也成为股价大涨的重要因素。
此外,借着周期风口大涨的金融股也迎来明显调整。12月4日当天,银行、保险、房地产、建筑、煤炭等板块大跌。
银行股当中,此前大涨的厦门银行跌停,青岛银行跌超7%,,紫金银行、西安银行、郑州银行跌逾5%。
北上一周狂卖245亿
外资投行唱多新兴市场
尽管风格转换过快令人应接不暇、白酒股等超级白马重新获得追捧,而不少妖股却跌幅凶猛,主线不明确的背景下,不少大机构资金已经提前布局买入,希望提前获取明年机会。
以“聪明资金”为代表的北上资金一改往日卖出态势,在A股此时位置,北上资金持续买入的模式令人熟悉。
12月4日,北上资金买入超37亿元。白酒股表现分化,贵州茅台净买入11.29亿元,五粮液则遭净卖出2.8亿元。东方财富、美的集团、恒瑞医药分别获净买入2.96亿元、2.89亿元、2.02亿元。万科A、招商银行遭净卖出逾2亿元。
而据数据显示,本周以来,北上资金买入已经超245亿元。
而从布局仓位来看,北上资金重回食品、医药等防守板块的迹象明显。
Wind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从行业角度来观察,12月3日,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靠前的行业:医药、食品饮料、电力设备新能源、非银行金融、银行、汽车;医药、食品饮料在沉寂多日后,重新位列北向资金加仓榜首,且净买入金额较大,这说明,北向资金中最起码有相当一部分机构,开始重新执行防守性投资策略。
12月4日,北上资金十大活跃股名单中,贵州茅台成交额超16亿,位居榜首。
除了机构资金之外,以两融资金为代表的的杠杆资金近期也明显放大的迹象。有数据统计显示,12月以来,沪深两市的两融余额达1.6万亿元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不少外资投行也在积极唱多新兴市场。摩根大通近期表示,新兴市场股市在今年被投资者无视之后,2021年有望上涨多达20%,成为全球闪亮的明星市场。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债券收益率或达5-6%。
高盛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表示, 随着全球经济从明年第二季度开始复苏,新兴市场的表现将超过世界其他地区。国际金融协会(IIF)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包括股票和债券在内,新兴市场11月净流入资金76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2月4日下午,外汇市场也迎来利好消息。当天14:30左右,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破6.52关口,续创2018年6月份以来新高。
机构看好春季行情
明年资金该如何布局?
随着市场风格转换以及北上资金动作频频,不少投资者对于是否该加仓买入或囤积弹药等候春季行情,倍感困惑。而对于春季行情,机构则先后发表看法。
招商证券张夏策略团队预判,A股自2020年四季度到2021年上半年将处在典型的复苏期,体现为基本面驱动的特征。按照全球经济周期和我国信贷周期所处的阶段推演,2020年四季度非金融上市公司盈利将会延续二季度以来的改善趋势,并将在2021年一季度达到本轮盈利的周期高点。
中金公司王汉锋策略团队判断,未来几年内,在居民资产配置向金融资产倾斜、金融资产配置向机构倾斜的带动下,公募基金将成为居民对A股市场配置的重要通道。2021年公募基金的新募规模或与今年大致持平,为权益市场带来6000亿元至7000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
不过也有机构认为,未来指数向上空间有限,博弈行情大于趋势性机会。东方证券表示,站在当下位置看,指数或仍有向上空间但空间相对有限,而向下波动的风险却在加大,目前重仓博弈的性价比不高。行业配置上,顺周期依旧是本轮行情主线,建议沿着经济复苏主线,适当布局院线电影、民航运输以及纺织服装等低位滞涨品种。
有意思的是,对于此前带动A股市场节奏的外资动向,不同机构的看法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认为,考虑到A股未来极具吸引力的投资价值和性价比,保守估计未来5年内有望看到平均每年2000亿元至3000亿元的外资继续流入,外资持股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有望继续提升3个百分点左右。
新时代证券策略首席樊继拓认为,相对来说,保险机构和外资更关注估值。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流入规模逐步放缓,主要原因是估值上行较快,导致性价比下降,如AH溢价指数已从去年的120-130区间抬升到目前的140-150的区间。如果明年A股估值继续抬升,不排除外资买入规模进一步减少,甚至变成小幅净流出。不过,考虑到人民币资产长期价值和外资分散配置需要,预计外资流出规模不会很大。
编辑: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