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公司“面对面”:4营收击败100亿研发投入领先其他市场
从2019年7月22日起,到2020年10月底,共有191家公司进入市场。 现有市值1000亿元以上的金山办公(市场688111,咨询单位,中芯国际,咨询单位)等企业,也包括大部分市值在100亿元以下的企业。
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191家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07.3亿元,同比增长15.62%,净利润240.95亿元,同比增长62.97。
收入方面,4家企业突破100亿元,其中川银控股(688036,咨询股)以249.71亿元排名第一;利润方面,中芯国际排名第一;君实生物(688180,咨询股)因研发支出亏损较多,排名第一。
总体来看,科创板企业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支出203.19亿元,平均研发支出1.06亿元。 研发支出与营业收入的中位比率为9.93元,明显高于A股其他市场。
四家公司以营收100亿的TOP30盛翔生物(688289,咨询股份)第一增速
在2020年的前三个季度,191家公司的收入排名第一是语音控股。 公司主营业务是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品牌运营。 产品主要销往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从2020年1月至9月,语音控股实现营业收入249.71亿元,增长48.15。 该公司表示,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是由于非洲市场稳定增长和新市场销售同比增长。
再说,中国通号(688009,咨询股份),中芯国际,天河光能(市场688599,咨询股份)三家营收规模超100亿元,前三季度营收分别实现239.24亿元,208亿元,199.26亿元。
梳理发现,前30名企业在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实现10亿元以上。
图一:2020年1-9月营业收入排名TOP30
从营收增长来看,盛翔生物在营收排名TOP30中增长最快。 数据显示,公司在此期间实现营业收入36.05亿元,同比增长1381.47%,主要原因是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及相关仪器收入,检测服务收入增长。
中芯国际利润在生物底部领先
利润排名,中芯国际排名第一,在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168.63。 根据技术节点的分类,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14/28纳米产品的收入比例已达到14.6%,与2020年第二季度,2019年第三季度9.1%和4.3%相比,高端产品趋势明显。
中通利润排名第二,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6.52亿元。 但由于营收下滑等因素,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69。
盛翔生物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0.13亿元,排名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公司的回报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0702.39%,但随着未来疫情的影响减弱,业绩可持续性需要观察。
语音控股对妈妈净利润排名四是金额19.54亿元,同比增长50.23%,与公司同期收入增长较近。
其余企业在2020年前三季度回款净利润未超过10亿元。
图二:2020年1-9月净利润排名TOP30的公司
在191家公司中,有23家公司在头三个季度发生亏损,占12.04。 其中,君实生物亏损最多,金额11.16亿元,与公司在研发投入期密切相关。 数据显示,君实生物研发成本今年1-9月达到12.1亿元,较同期产生营业收入10.1亿元。
乾信(688561,咨询股份)是另一笔亏损超过10亿元,公司成本较高是亏损的重要原因。结果显示,前三季度乾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亿元,但同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达到9.66亿元,3.63亿元和8.71亿元。
科创板研发投入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市场
总体来看,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保持较高。 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191家企业投入研发支出203.19亿元,平均研发支出1.06亿元。 营业收入占比中位数研发支出为9.93%,明显高于上海主板,深圳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四个市场。 后四期研发支出中位数分别为2.89%,1.68%,3.50%和5.27。
图3:2020年1月至9月A股研发支出中位数的比较
在191家公司中,中芯国际的研发支出超过33.8亿元,占同期的收款16.25。 二是君实生物,研发经费支出12.1亿元。
乾信和中通排名第三和第四,研发支出分别为8.71亿元和8.31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46.56%和3.47。
图4:2020年1-9月研发支出排名TOP30
路德环境(688156,咨询股)前三季度研发投入601.96万元,在188家企业中排名最后。
从研发投入收入排名来看,37家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不足5。 其中,太阳能所占比例最低,仅为1.31。